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科技

旗下栏目: 科技 汽车 健康 旅行

8月4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阳光“炼金”,中国新技术让废水变净水和肥料(2)

科技 | 发布时间:2025-08-15 | 人气: | #评论#
摘要: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采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了晶体扩散变分自编码器(CDVAE)和精细调校的大语言模型(LLM)双AI系统。CDVAE能生成全新的晶体结构

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采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了“晶体扩散变分自编码器(CDVAE)”和精细调校的“大语言模型(LLM)”双AI系统。CDVAE能生成全新的晶体结构,而LLM则筛选出热力学稳定的候选材料。这种方法大幅缩短了研发周期,从数百万种组合中快速锁定目标。

最终,AI筛选出5种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其开放通道设计可高效移动多价离子,是下一代电池的关键突破。量子力学模拟和稳定性测试验证,这些材料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该研究不仅为电池技术提供新方向,还展示了AI在材料科学中的强大能力——无需大量试错即可探索先进材料。团队下一步将与实验机构合作,推动这些材料的合成与测试,加速多价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科学家发现肠道与大脑实时沟通的“第六感”,或破解肥胖之谜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一种被称为“神经生物觉”的全新脑肠互动机制:肠道微生物能通过特殊感应细胞向大脑发送即时信号,直接影响进食行为,甚至情绪状态。这一发现可能为理解肥胖、精神疾病等病症提供新线索。

研究发现,结肠内壁的“神经足”细胞能够检测肠道细菌释放的鞭毛蛋白(一种构成细菌鞭毛的蛋白质)。当神经足识别到这种蛋白后,会通过迷走神经向大脑传递信号,这是连接肠道与大脑的主要通道,从而抑制食欲。

实验显示,禁食小鼠在结肠接触微量鞭毛蛋白后,食量显著减少;而缺乏TLR5受体(负责识别鞭毛蛋白)的小鼠则无法接收这一信号,持续进食并增重。这表明该通路在实时调控食欲中起关键作用,鞭毛蛋白通过TLR5受体向大脑发送“饱足”指令。

研究人员推测,“神经生物觉”可能是肠道监测微生物活动的更广泛机制的一部分,不仅影响饮食行为,还可能调节情绪,甚至大脑对肠道菌群的调控。这一发现为理解肥胖、精神疾病等疾病中微生物与行为的关联提供了新视角。(刘春)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