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AI Capex:中美国力竞赛的下一个灰犀牛 对于美国今天的AI capex来说,占增长的25%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美国历史上铁路投建高峰期,铁路资本开支占到了美国当时GDP的6%,全美上下的铁路热到达了峰值,巴菲特的祖师爷就是靠研究铁路债券起家的。 对于AI数据中心来说,网络效应的震撼力不会小于互联网时代的搜索引擎和PC时代的操作系统,AI用的人越多,留给后面竞争者赶超的难度就越大,今天的中国软件公司出海,基本没有什么低垂的果实,每一个赛道里都挤满了人,基本没有了浅池大鱼。 今天的中国AI资本开支,仅仅占到中国经济0.2%,AI这个全新的时代主题,已经在简中主流叙事中被无限边缘化,其中中国科技大厂无所作为是其中的核心病症。 今天,AI capex已经不仅仅是中美科技竞赛这么简单,而已经成为了经济竞争的核心主题,也是下一个10年中,科技大厂是否还可以拥有影响力的核心指标。 诛心而论,这是扎克伯格不惜血本押注想要留在牌桌上的重要原因:对于这个99%收入来自于广告,从最开始就用开源想要拖住一众闭源模型前进脚步的1.5线科技巨头来说,今天对AI的加速投入并不算太晚。 因为还有更多的中国1.5线科技大厂,连上牌桌的门票都还没有拿到。 05 在这场AI竞赛中,中国互联网大厂正在迅速边缘化 我们不如再比较一组数据,来看看今天,中美在这场AI竞争中的态势。 美国百花齐放的大模型,周活跃用户WAU各口径去重,达到了10亿水平。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WAU去重之后,大概在7000万左右。 美国企业的AI采用率(至少一个部门用过AI一种功能),已经达到了85%,大型公司达到了90%。 而中国企业的AI采用率,不会超过15%。 这同样构成中国科技公司“AI通缩”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美国用户的AI高使用率的一个背景是: 在美国这样一个白领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市场,医疗,教育的极高成本,都成了AI革命的下一个目标: 美国门诊费用100美金/次起,而AI大模型直接替代医生问诊在美国几乎无需推广;而美国大学的高昂学费也成了大模型直接可以占领的市场。 中国高级服务业的从业人数少,人均gdp更低,因此大模型能够服务的有效市场本身就远远小于美国。 中国企业的AI adoption rate远远低于美国也就可以理解:现在即使Deepseek完全免费,中国真正在使用AI的周活跃用户仍然非常有限,与美国构成了1:10的比例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在有效市场相对小,替代成本相对更低的情况下,中国AI的网络效应会更为有限,中国科技公司参与全球科技竞争,面对的科技障碍会迅速增长。 想要加速AI大模型的使用率,中国科技公司不仅需要资本开支迅速追赶,更重要的是,需要拿出做外卖和打车的精气神,用更多的补贴填平中美AI使用率的障碍,迅速扩大AI使用基数,提升企业的AI采用率。 这构成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即使不考虑芯片性能问题,AI使用率越低,AI资本开支的回报率就越低,而AI资本开支回报率越低,中国在AI赛道就继续会和美国拉开距离。 留给中国互联网大厂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