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菜品同质化严重,小碗菜被曝使用预制菜料包。食材清洗不到位、高油高盐,还可能混进地沟油和劣质米。尤其是外卖平台上的小碗菜商家,大多数没有门店,只做配送,最后吃到嘴里的菜品味道大同小异,因此有人质疑这就是现成的料理包加热制作,背后的供应商可能都一样。 比如,在社交平台上,这一碗火爆小碗菜就被网友爆料“标榜新鲜现炒,实则全是预制菜,两个十几元的菜,外卖到手后只有一小碟,分量少还难吃”。 而且在社交平台上,大概是预制菜工厂的用户,发布“10元的小碗菜用的全是预制菜”,目的就是找到商家来采购自己的产品,比如1.9元黄焖鸡、6.4元红烧肉...
或许,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本可以更高,前提是商家能够坦诚相待。如果门店能提前告知菜品为预制,或至少不刻意标榜“新鲜现炒”来误导顾客,即便真相曝光,人们至少不会感到被欺骗。有时候,真正的信任危机,从来不在预制菜本身,而在于商家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