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碗菜,本就不是新事物 除了以小碗菜命名的餐企之外,小碗菜的产品形式早已被应用在堂食和外卖场景。 一方面,随着新鲜现炒快餐品类和社区食堂模式的兴起,小碗菜产品形式被广泛采纳在堂食里,其中不乏有乡村基、老乡鸡、超意兴、稻状元等头部餐饮品牌。 在快餐店,经常标榜着新鲜现炒和菜品丰富,因为这是最吸引顾客进店的亮点之一。进店后会发现,现在现炒快餐店里的菜品呈现形式,要么是小碗盛装,顾客自选;要么是顾客自助夹菜。
相比之下,小碗菜的呈现形式,有几大优势: 其一,从商家角度看,小碗菜形式方便定价,且通过提前预分装,提高从点餐到出餐、结算的效率,减少人们的等餐时间,缓解用餐高峰期的排队等位压力,缩短顾客用餐时间,如此一来,固定量的菜品不仅可以减少浪费,降低经营成本,还能提高翻台率。而且无论是自取称重还是服务员给夹菜,都可能都会面临卫生问题,小碗菜则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以及人和菜品之间的接触。 另外,小碗菜这样的标准化出餐也能够快速响应和支撑门店外卖业务。 但缺点是,如果菜品全部用小碗菜去盛装,关键是会增加后期的清洗工作。 其二,从顾客角度看,明码标价的小碗菜,能够让顾客快速做出决策和预算,比如弹性组合,顾客可以用25-30元预算自选3-4小碗,避免传统快餐“固定套餐”的被动选择,提高用餐效率;比如,降低尝鲜风险,小众菜品,如香椿炒蛋以小份提供,试错成本降低;又或者是减少浪费焦虑,尤其是对于追求健康用餐的消费者来说,小碗菜能够更精准地控制进食量。 另一方面,延伸到外卖场景,小碗菜逐渐成为炒菜快餐商家最常见的菜品呈现形式。只不过外卖场景中,商家常用的是小份菜或者半份菜,虽然二者有一定差异,但出发点都是避免浪费。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指出,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加强按需适量点餐提醒,明确标示并合理配置菜品和主食规格数量,积极推广小份餐品,鼓励餐饮服务网络平台支持商户积极参与反食品浪费。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美团平台上累计近168万餐饮商户提供了超过909万种“小份菜”,有超过4.8亿美团外卖消费者选择过“无需餐具”选项,累计减碳量超31万吨。
做品类?小碗菜还不到火候 相比砂锅、啫啫堡,小碗菜模式尚且还不能视为品牌或者品类。 首先,小碗菜的功能属性大于品类属性,其本质是呈现形式,属于分装标准化,在消费者认知中,它更像是“小份中餐”,难以形成独立品类心智。 其二,口味泛化,缺乏记忆点。当前小碗菜菜单多复制传统菜系,如宫保鸡丁、酸辣土豆丝,未形成专属风味体系。
其三,小碗菜的价值感容易缺失,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既要性价比又要品质,而一旦菜品品质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满意度落差。最近,小碗菜快餐,开始卷低价。在部分地区,有门店推出“小碗菜自助”,喊出“13.9元吃20多种小碗菜”的口号,听起来确实极具诱惑力。但不由得会让人怀疑,这么便宜,会不会是使用的食材不够新鲜、环境卫生令人担忧、太油腻不健康等... 其四,质疑“小碗菜都是预制菜”的声音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