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专题

旗下栏目: 专题 地市 县域 乡情

文化强国建设谱写时代华章(2)

专题 | 发布时间:2025-05-26 | 人气: | #评论#
摘要:文化沃土孕育时代之花。今天的中国青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昂
文化沃土孕育时代之花。今天的中国青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为奥运健儿点赞。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坚持“第二个结合”,赓续中华文脉
源远流长的文明如何绵延赓续?博大精深的文化如何焕发新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文化强国建设呈现古今辉映、汲古润今的崭新气象。
“第二个结合”激发文化遗产保护生动局面。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在敦煌工作了60余年的樊锦诗说:“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80年来,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这么多做考古、做文物保护的人,把不同的保护经验、文物考古背后的故事拿出来分享,供大家借鉴学习,才能更好传承我们的文明。”
以古鉴今,让历史文化助力治国理政——
安徽桐城,一条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六尺的窄小巷子,在今天走出一条“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基层治理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围绕党的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动形成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六尺巷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基层治理经验和智慧。
赓续文脉,让文化瑰宝焕发勃勃生机——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国宝“何尊”底部的铭文中有“中国”二字。
面对何尊,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思,感慨道:“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始建于13世纪、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北京中轴线被誉为“文化之脊”,成为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春节”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展现守护国宝的坚定决心和实力;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修订文物保护法,筑牢文化遗产保护安全屏障。
据统计,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有59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4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
以文赋能,让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侗乡第一寨”。今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指出:“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今,全国有9100多个非遗工坊,既传承技艺,又发展经济,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中华大地上伟大生动的实践。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