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国内 专栏 生活 关注 图库 艺术 关于

商业

旗下栏目: 宏观 商业 金融 产经

新华鲜报|“双节”同辉!国庆中秋假期交出活力满满“成绩单”

商业 | 发布时间:2025-10-10 | 人气: | #评论#
摘要:来源: 新华社 北京 双节临神州,山河尽欢颜。 10月9日,各部门密集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最新成绩单 交通运输部发布,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
来源: 新华社 北京 

  “双节”临神州,山河尽欢颜。

  10月9日,各部门密集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最新“成绩单”——

  交通运输部发布,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

  文化和旅游部测算,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国家电影局发布,我国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双节”添彩,人文闪耀,经济繁荣。在“加长版黄金周”里,人们以竞相出行为笔、以锦绣河山为卷,描绘出怎样的金秋动感画面?

  “流动的中国”,见活力、见实力。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这座以“横竖都是第一”刷屏网络的新晋世界第一高桥,在这个假期成为了“公路迷”们的打卡新地标。仅假期首日,花江峡谷大桥收费站出口车流量达4429辆次。

  更通达的路桥、更快捷的列车、更完善的交通系统,助力国庆中秋假期交通出行创历史新高。

  同程数据显示,假期前夕,由高速、高桥、高铁组成的“三高”线路密集上新,串联红色、月色、秋色等主题景区和旅游产品,使得出游半径在300公里左右的旅行频次更高,体验更加丰富;假期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消费热度。


  这是9月28日拍摄的夕阳下的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高铁疾驰、飞机翱翔、游轮远航、自驾如风……人们“说走就走”的身影背后,是大国的底气、大国的样子。

  “人文的中国”,有内涵、有情怀。

  10月1日凌晨4时,天还未亮,北京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头攒动。清晨时分,12.1万人屏息望向旗杆高处,期待着共同见证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升起。

  在湖南韶山、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等地参访缅怀,在江西婺源、北京香山赏秋观景,在湖北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度过中秋之夜……家国豪情与出游热情叠加,如同有力的引擎,驱动着人文经济的齿轮加速运转。

  充满中秋“氛围感”的夜游,在这个假期格外受到游客欢迎,带动火热的“夜经济”:携程数据显示,“夜游”在携程上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场馆夜间热度同比涨超5倍。拥有无人机烟花秀等夜间活动的无锡禅意小镇·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等景区热度增长超30%。


  10月2日,游客在塘栖古镇的广济桥观赏运河夜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涌动着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的假期生活不断印证,文化已是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

  “团圆的中国”,更深情、更有力。

  月照家国,光影同辉。国庆档票房冠军《志愿军:浴血和平》将亲情、战友情、家国情凝为一体,展现英烈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对家国同圆的念想。

  团聚的日子里,一部直击心灵的电影,总能引发无限共鸣。

  《浪浪人生》以黑色幽默手法展开叙事,讲述了一家人相互托举勇破万难的故事;《震耳欲聋》聚焦聋人群体反诈题材,部分故事取材自真实事件;《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充分发挥动画表现力,将观众带回硝烟四起、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在题材多元、百花齐放的影片中,人们厚植家国情怀、感受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网络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国内 | 专栏 | 生活 | 关注 | 图库 | 艺术 | 关于 | 名人堂

          Copyright © 经济报道网&北京新华佳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74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944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2406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3228

电脑版 | | 移动版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