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会海”徒耗精力、检查考核过多过滥、调研搞形式走过场等,是干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基层来说,这些都曾让他们不堪重负。 只有卸掉应减之负,方能勇担应担之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多次走进乡村、社区等,关心为基层减负措施落地实效。 在湖南常德港中坪村,他对村部牌子减少表示肯定,强调“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在重庆看社区报表,他深刻指出“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在湖北咸宁,他察看墙上张贴的《服务群众事项清单》,叮嘱“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减负,减掉的是形式主义的桎梏,增添的是实干担当的精气神。
△2024年9月24日,工作人员在重庆沙坪坝区井口街道美丽阳光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市民服务。 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等,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从开展“一网统管”“一表同享”改革到做实乡镇(街道)的“吹哨”调度权、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具体举措,促广大干部担当作为。
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 座谈会上,总书记在谈到“抓好党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时,念了一副对联—— “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衙有这么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总书记勉励大家“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中央八项规定抓住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在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之初,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事实正是如此。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央八项规定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2024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显示,对党中央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表示满意、总体成效表示肯定的,分别为97.4%、94.9%。
△陕西西安碑林区黄雁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为留守老人提供剪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八项规定,涤荡风气、振奋精神、改变中国。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激发勇往直前的毅力,我们必能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 |